首頁最新消息打造在地幸福生活,讓地方創生成為台灣新價值——專訪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

最新消息

2024-01-12

打造在地幸福生活,讓地方創生成為台灣新價值——專訪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

出處:社企流/文:Jenny Yeh


「社區總體營造(以下簡稱社造)在台灣已實施 30 年,倘若真能透過社造讓台灣地方振興,那麼也不會像現在一樣,人口集中北部都會區、台灣整體發展仍處不均衡情形。」前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現任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提及,地方創生目的是為了帶動台灣的均衡發展,而社造目的則是在於凝聚社區共同意識及民眾的參與,但缺乏經濟誘因、在地產業發展及就業機會,無法將「人」留在故鄉。


「但地方創生和社區總體營造絕非兩條平行線。」陳美伶進一步說明,地方創生是奠基於  30 年的社造經驗下,地方環境獲得改善、文史盤點、資源指認等扎實的基礎工作上轉彎,重新錨定出台灣均衡發展目標。「正因為舊的方法到不了新的地方,地方創生絕非舊酒新裝,而是新瓶裝新酒。」她坦言,正因為地方創生是一項嶄新計畫,在思維、作法上都需要改變。


當地方創生風潮吹進大學裡,創造讓人留下的理由
為了達到台灣均衡發展,首要任務是將人留在故鄉,但若當地沒有相對應的工作機會,人會再次往都市移動。陳美伶以大專院校的學生為例,台灣有 100 多所大專院校遍佈各地鄉鎮,是有機會造成年輕世代在島內的流動;當這些大學生畢業時,若能學以致用且在當地找到就業機會,才有可能留在當地,才有機會造成城鄉均衡發展、城鄉永續的可能。


從上述例子窺見,大學在社會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8 年教育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 USR),鼓勵大學積極參與在地發展,利用大學研究資源、知識、技術等,與當地社會、產業合作,將成果直接回饋當地,讓大學成為地方發展的重要夥伴,而這也是台灣回應永續的具體實踐。


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所頒布的台灣永續發展目標,「優化社會創新經營能量、建構友善社創生態圈、協助解決社會問題」 是作為 SDG 10 減少不平等的具體推動事項之一,其中的關鍵指標包含「促進在地實踐,連結學校資源,協助推動在地特色產業」。


如果能將學校的 know-how 帶進社區、培養社區人才,帶動社區產業發展,自然會有人留下,也會有人願意再回去,「我覺得,大學應該要兼具這樣的責任,照顧地方和社區。」陳美伶心中的願景是「不需要每間都是超級大學、培育菁英的地方,而是讓每間大學因著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的樣貌,才會在地方形成一個共榮的社會,那也是我們嚮往在地的生活樣貌。」


USR 計畫執行至今已邁入第 6 年,「我不敢說百分之百的成功,目前觀察下來是有進展的。」陳美伶也發現,「現在執行的 USR 計畫,大多已跳脫過去社造關注的範疇,越來越貼近永續議題,如循環經濟、新材料研發或是將數位經濟下的工具導入地方創生。」大學藉由這些數位工具為地方傳統產業提供新的方法,如智慧農業、智慧養殖等。


返鄉路上並不平坦,修訂法規是關鍵
有人願意留下、也有資源挹注,地方經濟開始推動,那接下來地方創生還會面臨哪些阻礙?


「地方創生碰到最大的問題是:法規。」陳美伶不諱言地說,當團隊真的開始執行時才發現很多地方的法規都需要鬆綁。由於台灣屬於剛性法律,在修法、立法上都較為嚴謹、困難,加上台灣對於法規解釋,有時也缺乏彈性空間。其中,以土地問題最為重要,以廢棄學校再利用來說,要進行土地變更使用少說動輒需要 5、6 年以上時間,或是偏鄉公有地再利用等礙於《都市計畫法》的問題,導致土地使用變更可能性太低,在偏鄉地區的土地分區使用上,顯得格格不入。


陳美伶也談到台灣現行的《勞動基準法》也是一大阻礙,多半的地方創生工作者可能有多重雇主,在多元、斜槓的零工經濟世代裡,強行使用以單一雇主為主的勞基法,在勞務、僱傭關係上產生很大的矛盾。「在法規上形形色色的問題,都會讓地方創生團隊在執行時卡關。」陳美伶坦言,台灣許多法規已是 4、50 年以上的舊法,因應數位經濟時代的來臨,應該有所改變,而這也是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才能更好地支持地方發展。


補助不是解方,團隊需要長出自己的商業模式


修訂法規,政府部門責無旁貸。針對政府扮演的角色,陳美伶建議,許多可由民間單位完成的事項便不需要政府介入,以資源媒合來說,民間單位資源相當多,尤其是在 ESG、SDGs 這類當代重要的議題上,可透過地方創生團隊與企業聯手、成為策略夥伴,在實現永續發展的雙贏局面指日可待;反之,若政府僅持續透過補助形式支持地方創生計畫的推動,不但難以永續推動,也可能讓團隊過度依賴政府補助,而失去自主發展的動能。


「我希望政府能夠設定更明確的目標、或是以更高的格局和視野來推動。」陳美伶談到,以台灣目前人口結構分布情形,要達到均衡發展並非易事,需要長時間喔的推動和配套措施。政府應以「需求導向」出發,真正了解民眾需求以及民間無法提供的資源進行協助。「僅靠不斷投入消耗性、消費性的預算,無法實現長期發展目標。」作為政策的領導者,政府更應透過宏觀的目標引領大眾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對於地方創生團隊,陳美伶分享,除了盤點地方資源、熱情、全力投入以及願意與地方產生連結外,「地方創生團隊是從地方開始長出來的,好好思考、建立起可持續性的商業模式與獲利,最為重要!」如同台東縣政府曾言:「我們不希望 100 萬人來一次,而是希望 1 萬人每個人都能來 100 次。」在在說明建立起自己的特色與品牌,才能維持經濟的可持續性。


而維持這樣可持續性的商業規模到底要多大呢?「不是每個人都要做成跟台積電一樣那麼大,而是要能讓地方經濟力維持在一個最適規模。」陳美伶說,「最適規模」就在於「剛剛好」的想法裡,剛剛好能為地方發展提供需求與支持、剛剛好讓人們可以在這裡生活的很幸福。這也正是地方創生真正想達成的目標,「可以在地的幸福生活,讓地方創生成為台灣的新時尚與新價值。」


給地方創生新手的 3 個建議
最後,陳美伶也給與想投身在地方創生的人 3 個建議。第一,「做地方創生千萬不能勉強」,要先認同自己的故鄉、認同土地,才有機會和地方產生連結;第二,則可以從自己的專業著手,並觀察故鄉的需求是什麼,進而思考透過自己的專業能力可以為家鄉做些什麼、參與哪些地方產業之中。


第三,則是「地方創生並不是要讓每個人都去創業,如果能加入一個群體,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不啻為一種選擇。」參與在一個好的團隊裡、共同做一件事,獲得自我成就感的同時也能實現城鄉平衡,「地方創生沒有 SOP、沒有非得怎麼樣做不可,而是透過觀察、興趣所在,才能真正發揮地方創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