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最新消息【林志垚大師專班】經營者的策略思維與心法

最新消息

2025-03-11

【林志垚大師專班】經營者的策略思維與心法

美伶姐邀請AAMA學院院長林志垚老師為大家開課,「很互動」的志垚老師用一系列的靈魂拷問、拒絕模糊答案的犀利追問,帶給大家充實又振奮人心的三小時!

 

#創業者的精神:誠實與毅力

志垚老師提醒基金會所有走在創業路上的夥伴們,最重要的課題就是,面對自己「要極端誠實、很有毅力解決問題,絕對不要騙自己!」精確知道自己所處的階段才能制定正確經營策略,若無法誠實認知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所做的決策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甚至做出錯誤選擇。

 

#取捨與機會成本

若要用簡單的一句話來定義「策略」,志垚老師認為是「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但這些決定不是單純的「你覺得」,而是奠基在以事實的角度認知現況、確切掌握公司成長關鍵的驅動力(你知道自己為何會成功),並在每一次決策思考機會成本:「不做會怎樣?」、「做了成功會怎樣?」、「做了失敗會怎樣?」,用這些面向幫助你評估風險與收益,做出更理性的選擇。

志垚老師再三強調,經營管理就是要看自己看得越清楚越好!因為經營管理就是﹔

瞭解現狀-深刻認知公司的現況,從事實出發。

設定目標-明確短期與長期目標,有多少方法可以達成。

認知差距-了解現況與目標的「能力差距」,才知可不可以做得到及找出可行方案。

 

課堂上志垚老師提出了一項大哉問,您是創業者還是經營者?大家在討論兩者特質時都各自闡述出兩者特質差異,不論是創業者偏向挑戰現狀機會導向,或是經營者更注重做出成果管理現狀,志垚老師點出經營與創業可以是一個能力不必然是一個角色,也讓大家思考,身為公司創辦的你,日常工作中從事創業者、經營者與執行者的比重各是多少?而你是否滿意這樣的比重?

 

#減少盲區,擴大視野

老師也介紹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 理論,提供給大家做為持續不斷了解自己的架構與工具,也勉勵大家作為創業者一定要致力減少自己的盲區(別人知自己卻不知),若能減少未知區(自己與他人都不知)則更佳。

 

#建立關鍵支持系統

課程的最後,志垚老師引用LinkedIn創辦人Reif Hoffman的一句話:「創業就像從懸崖上往下跳。飛速下墜的同時,一邊為自己組裝一架飛機。」(An entrepreneur is someone who will jump off a cliff and assemble an airplane on the way down.)

志垚老師提醒大家,創業可以投入,但不能讓自己沒有退路!你要了解自己的底線,並為自己建立兩個關鍵的支持體系,一是導師系統(經驗分享心靈支持)一是專業顧問(策略及風險管理),最後老師用一句話勉勵大家「創業是個實踐願景的過程,思維與能力是落實願景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