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8
台灣地方創生|第一個五年的回顧與反思,創生政策如何更好?
作者:陳美伶 出處:微笑台灣2023冬季號《打開產地》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這句在小時候作文常用的開頭詞,用在Covid-19後的今年,特別有感,一眨眼二○二三年將結束。
時間過得特別快,究其原因,我以為一來是解封後,周遭親朋好友飛來飛去,以為近在咫尺,事實上卻是移動自如的遍布世界各地,來來去去,時間就在彈指間滑過;二來是疫情解封後,需要儘速整備與歸位,重新恢復互動交流的工作,一個接一個,毫無喘息的機會。就這樣,台灣推動地方創生計畫第一個五年轉眼就將屆滿!
疫情期間的存活妙計
二○一九年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二○二○年就遭遇世紀災難Covid-19,經過三年疫情,存活下來且持續向前邁進的地方團隊,我歸納做對三件事。第一件是順利「數位轉型」,提升工作團隊的數位智能與技能;第二件是「人才培育」,讓公司員工在疫情期間跨域學習,賦能戰力與強化組織治理營運能力;第三件則是將永續、ESG、SDGs置入核心的Mindset,跟上全球趨勢。
疫情後,回不去了,數位科技(AI、ChatGPT、區塊鏈、數位資產等)、氣候災難、淨零碳排、人力資源不足、人口結構倒金字塔時代來臨等,都讓我們更加清楚,必須換位思考與重新定位,才能看見未來。
舊方法到不了新地方,「創新」、「科技」與「人才」是三個重要衡量指標,我們樂見創生團隊大致可以掌握關鍵要素,沒有被疫情打倒,回到初心,堅持理想與價值。經過試煉存活下來的反而更具韌性,能看出潛能與發展的空間。
公私協力 創生議題能見度高
這五年來,行政院院長換了三位,地方創生政策非但沒有消失,還看到預算補助一再加碼,參與的部會除了國發會外,陳建仁院長曾指出高達十個部會施政計畫中均要有地方創生的項目,這代表中央政府的重視,值得喝采。
地方政府也不遑多讓,雖然經過去年底選舉重新洗牌,但地方創生普遍出現在參選人及當選人的政見與選舉公報中。縣市也卯足全力積極推動,甚至跨區見學、互訪交流,將地方創生當做是振興地方發展的一帖有效良藥,讓地方一片活力。
除了公部門,還有來自民間的力量,地創團隊遍地開花,成為媒體寵兒,不論平面、電子、Podcast、短影音,爭相報導各地的美好與感動故事外,論壇交流更是頻繁到應接不暇。加上主流媒體在各項競賽中增設地方創生獎項,尤其在疫情解封這一年,在地團隊邀約不斷,偶而也疲於奔命,儘管辛苦,學習到的經驗與經過的歷練絕對是值得的。
創生政策如何更好?
這一個月來,我周遭關心地方創生政策推動的媒體朋友們,異口同聲地問我:「美伶姐,妳認為明年之後,台灣地方創生政策會有不同嗎?」我大致猜到他們為何如此提問,詢問其緣由,果不其然,他們擔心明年大選後,不同的執政者會重新調整或用新的政策取代已執行五年的地方創生政策。
其次,過去三、四年補助款來自豐沛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多數團隊仰賴大補帖計畫生存,還沒有辦法自給自足,因此,當特別預算用罄時,有機會再起新的預算或編入公務預算嗎?依賴補助的團隊在計畫結束後,可以存活下來的比例如何?
媒體的顧慮,就是我之前一再提醒在地團隊的事。中央政府經過不同的首長主政,雖然從1.0版進階到2.0版,但目標與大方向並未改變,只是執行的方法,因為有龐大預算作為後盾而大有不同。
其中,計畫種類項目繁多,組織結構也有疊床架屋的現象存在,從專案辦公室到各地輔導中心、青年培力工作站等,層層疊疊,報告及核銷增加行政作業成本,是否影響執行的效率?多元徵案取代最初的由鄉鎮公所整合地方綜合計畫,滿足個別的需求,但喪失整合的契機,會否事倍功半?三十萬第一桶金甄選的對象並非全是初創者,錦上添花結果,是否仍無法照顧到嗷嗷待哺者?中央部會多數計畫設定在四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才符合資格,反而造成世代對立與不平之鳴?這些疑問的答案,需待計畫執行後才能見真章。
調體質 不仰賴補助才健康
針對明年地方創生政策的變與不變,我無從預測,但我仍要提醒在地團隊,如果政府的補助計畫內容與你的返鄉初心、核心業務相符時,申請補助也未嘗不可;但若是補助款無法支持你做出可持續性的商業模式,不能讓團隊存活及永續發展時,當補助資源一斷,可能就是夢想破滅的時候,不能不戒慎。投入創生要能未雨綢繆,調整體質,做好因應與準備,才不會讓「地方創生」淪為「地方創傷」的非戰之罪。
二○二四年台灣地方創生將邁入第二個五年,我們理當在既有的基礎上,持續向上開花結果,並隨著人口結構倒金字塔、淨零與數位雙軸轉型的挑戰下,重新盤點台灣的資源,為下一世代做出最有效與合理的分配,每一個政策都能發揮極大的效益與社會影響力,讓台灣成為後代子孫得以安身立命的淨土。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也將挺進第三年,這會是關鍵的一年,也是團隊存活的另一個考驗年。基金會秉持「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走得遠」的核心理念,持續協助平台上的夥伴走穩每一步,不斷進步與成長,共同尋求幸福的人生與安樂富足的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