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News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牽手中區地創團隊與企業 共築永續家鄉舞台

News

2025-09-19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牽手中區地創團隊與企業 共築永續家鄉舞台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攜手信義房屋與台新新光金控,近日在台中共同舉辦中區地方創生企業媒合會,邀請中部地區12組地創團隊與在地企業齊聚一堂,進行深度交流與永續合作對接。活動現場故事精彩、氣氛熱絡,展現地創與企業ESG策略融合的多元可能。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表示,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即致力於推動城鄉平衡,過去幾年陸續舉辦企業媒合會,搭建地創團隊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共同推動ESG永續發展目標,感謝台新新光金控連續三年支持基金會,共同推動地方創生,讓團隊能在家鄉實現幸福生活。

 

本次活動中,12組地創團隊分享了各自的故事,展現地方創生在中部的多元樣貌:

 

「台灣鯛」以AI智慧養殖技術應對氣候變遷挑戰,改善傳統養殖面臨的高溫魚池死亡、地下水過度抽取、颱風暴雨造成漁貨損失等問題。透過科技導入,不僅穩定收入,也吸引青年返鄉投入養殖事業,為地方注入新活力。

 

「TC TIME WALK」由地方人組成的導覽團隊,透過國際語言與 walking tour 模式,讓外國旅客深入認識台中的文化與故事。透過系統化培訓,吸引各行各業的人加入團隊,打造可複製的地方文化導覽模式,讓城市被世界看見。

 

「天香羊肉爐」致力推廣無羊羶味的國產羊肉,透過品牌與創新,打破羊肉僅限冬季進補的刻板印象,並打造友善飼養與綠色循環的牧場,結合化工專業開發羊油肥皂等農廢再利用商品,期望成為傳遞國產羊知識的畜牧領航者。

 

「BONBONS甜點」結合法式甜點技藝與在地食材,致力於用手作甜品帶來幸福感與溫暖。推動地方文化與食農教育,並與在地小農合作,開發具客家特色的甜點與伴手禮,成為連結人、社會與土地的美好橋樑。

 

「氺の尼 泥研製所」以創新設計與永續價值,推動材料再生、地方創生與環境教育,將水庫淤泥、保麗龍、玻璃等被遺忘的材料轉化為工藝品,讓廢棄物成為新資源,並結合在地青年及婦女,實踐「一群人走得更遠」的理念。

 

「大美生活提案所」以教育為核心,串聯社區與學校,將在地故事、職人技藝轉化為課程與文化禮盒,並攜手企業資源,發展永續課程與國際交流。強調陪伴、共創與地方連結,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說家鄉故事,實踐教育與地方共好的永續願景。

 

「奇步應用」專注以科技推動地方創生。透過文化遊戲化導覽,讓在地故事與知識透過數位化被保存與傳承。並以簡單有趣的科技工具,協助企業與社區推動ESG與永續發展,成為地方文化數位轉譯者。

 

「乙木羊農牧」推動國產羊奶產業與食農教育,堅持自種牧草、低密度飼養、單一乳源直送,提升羊奶品質並推廣永續循環。以牧場體驗、教育課程、永續禮盒等多元方式,讓更多人認識國產羊奶的價值與美好。

 

「點點善」執行「土地工工」專案,推動土地契作種植澳洲茶樹,活化閒置土地,聘用高齡者參與友善農作,並將澳洲茶樹製成純露捐贈弱勢族群。串聯產業、環境與人,實踐永續共好。

 

「峰禾日秝」致力於市場導向的農業整合與產品開發,推動減少食物浪費、落果再利用、規格外農產加工,並串聯茶、咖啡、堅果、香氛等多元產品。協助小農提升產值,與地方共好,成為農業改變的力量。

 

「藺子」致力於復興苗栗苑裡近300年歷史的藺草工藝。團隊從無毒種植、技藝傳承、加工創新到產品設計,串聯40多位藝師與草農,推動產業鏈重建與文化再連結,讓藺草工藝融入現代生活,實踐產業永續與社會共好。

 

「REWOOD森林循環」回收企業場域修枝後的樹木,經過處理後製作成實木家具、炭製品及木酢液清潔劑,再回到企業場域中使用,打造一套完整的循環經濟合作方案,展現地創與企業永續目標的深度融合。

 

美伶姐指出,地方創生企業媒合會繼2023年在台北、2024年在新竹舉辦後,今年選擇台中作為活動場域,聚焦中部地區的地創團隊與企業,促進在地連結與合作。呼籲企業一同聆聽地創團隊的故事,了解他們返鄉、移居的初衷與使命,因為「人」是地創最核心的力量,能夠帶動台灣的正向改變。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以「永續」為核心,從四大面向推動地方創生:全齡共創,每個人都是永續的一份子;解決人口結構與城鄉不均問題;導入科技,提升地創效能;協助在地團隊實現幸福生活。本次企業媒合會成功搭建地創團隊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展現地方創生的多元面貌與永續潛力,為台灣地創注入更多希望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