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果分享

成果分享

2023-12-20
台灣地方創生|第一個五年的回顧與反思,創生政策如何更好?
第一個五年的回顧與反思,創生政策如何更好?

台灣地方創生走過第一個五年,挺過疫情的地方團隊,將數位創新、人才培育、永續觀念導入團隊經營,再加上公私協力,讓創生議題持續發酵,但創生政策的下一步可以如何更好?團隊要能未雨綢繆,調整體質,做好因應與準備,不過度仰賴補助才健康。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這句在小時候作文常用的開頭詞,用在Covid-19後的今年,特別有感,一眨眼二○二三年將結束。

時間過得特別快,究其原因,我以為一來是解封後,周遭親朋好友飛來飛去,以為近在咫尺,事實上卻是移動自如的遍布世界各地,來來去去,時間就在彈指間滑過;二來是疫情解封後,需要儘速整備與歸位,重新恢復互動交流的工作,一個接一個,毫無喘息的機會。就這樣,台灣推動地方創生計畫第一個五年轉眼就將屆滿!

疫情期間的存活妙計

二○一九年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二○二○年就遭遇世紀災難Covid-19,經過三年疫情,存活下來且持續向前邁進的地方團隊,我歸納做對三件事。第一件是順利「數位轉型」,提升工作團隊的數位智能與技能;第二件是「人才培育」,讓公司員工在疫情期間跨域學習,賦能戰力與強化組織治理營運能力;第三件則是將永續、ESG、SDGs置入核心的Mindset,跟上全球趨勢。

疫情後,回不去了,數位科技(AI、ChatGPT、區塊鏈、數位資產等)、氣候災難、淨零碳排、人力資源不足、人口結構倒金字塔時代來臨等,都讓我們更加清楚,必須換位思考與重新定位,才能看見未來。

舊方法到不了新地方,「創新」、「科技」與「人才」是三個重要衡量指標,我們樂見創生團隊大致可以掌握關鍵要素,沒有被疫情打倒,回到初心,堅持理想與價值。經過試煉存活下來的反而更具韌性,能看出潛能與發展的空間。

 

公私協力 創生議題能見度高

這五年來,行政院院長換了三位,地方創生政策非但沒有消失,還看到預算補助一再加碼,參與的部會除了國發會外,陳建仁院長曾指出高達十個部會施政計畫中均要有地方創生的項目,這代表中央政府的重視,值得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