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262024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年度成果
-
2024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年度成果
-
2024-02-20雲嘉南農村樣態與發展藍圖調查報告書
-
內容擷取調查報告書之前言
調查執行:崔曉倩 國立中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促成這份「雲嘉南地區農村樣態」調查的啟動,要回到前年底基金會成立週年工作成果分享會時,前公視董事長吳豐山先生慨嘆台灣農村邊緣化的一席話,「到處都是空屋,是時候該檢視一下農村發展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2023年4月初,在答應接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的這項調查計畫的任務之後,面對千頭萬緒的農村輪廓與切入視角,一時之間琢磨許久。1 後續盤查相關媒體報導、統計資料以及農業政策之後,團隊決定從農業、農民、農村所謂的「三農」來爬梳資料,藉由『國土白皮書』、『農業統計年報』、『農林漁牧普查』等次級資料,瞭解農村與農業的現況及發展趨勢,更重要的是進一步瞭解農民的處境與困難,為相關政策把脈。第二章的內容就是相關次級資料的盤點與彙整,從中可發現台灣農業長期處於政府補貼的大傘之下,較為欠缺二級產業與三級產業所磨練出的「韌性」;也因此,諸多問題的解方也非一蹴可幾,需要更全面性的規劃。
第三章則呈現農村各個面向的樣貌,為本調查報告之重點所在。團隊將「台灣農村調查計畫」資料庫中的農漁戶資料個別撈出,並藉由儀表板的視覺化方式加以呈現,讓這些寶貴資訊轉化成得以勾勒農村樣貌的媒介(原始資料採自農業部補助「台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分項一計畫」,係由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執行)。本調查報告所使用的樣本包括 2019年的農戶問卷(計 1,051 份、其中雲嘉南 302 份)、2021 年的農戶問卷(計 872 份、其中雲嘉南 257 份)以及 2022 年的漁戶問卷(計 487 份、其中雲嘉南 274 份)。第三章中,將逐一爬梳各項資料與調查所帶來的訊息,調查報告內容聚焦在台灣的大糧倉「雲嘉南」地區(惟後台資料的檢索仍可進行「全台灣」或「非雲嘉南」地區的比較),以儀表板視覺化處理後的統計資訊也將開放給所有關心台灣農村與農業發展的朋友進行查詢。
為了更深入探究雲嘉南地區農村、農民與農業的問題,除了資料爬梳之外,也進一步走訪相關人士,聽取地方的第一線聲音,為一級產業的發展找出解方,詳細內容於第四章。鑑此,我們選定雲林縣的特色農業以及酪農業、嘉義縣的林木業,以及台南市的漁業與觀光為重點對象,除瞭解現況之外,發展瓶頸的可能解方以及政策擾動的效果程度等,也是現地走訪的關心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計畫緣起來自於日益嚴重的農村空屋問題,因此,本報告針對空屋問題進行瞭解並提供可嘗試的方向,空屋與空間的再利用需要更多元的嘗試與做法。
年輕人的「離農」,也是導致農業發展面臨人手斷層的原因之一。因此,團隊於 2023 年 12 月於中正大學舉辦了一場專家座談,以「生產、生活與生態:台灣農村的創生與創新」為題,邀請到產官學研等領域的的專家學者分享看法,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年輕學子有機會接近農業議題、瞭解農業現況。讓人感動的是,當天到場的聽眾不僅僅只有學生,也包含了關心在地農產業的有心人士以及嘉義老人教育大學的諸多長輩。座談當天陳美伶董事長的一席勉勵,以及四位來賓對於「三農」與「地方創生」間有關實踐或想像的分享,讓整場座談起了莫大的發酵。深信,就是這樣的點點滴滴,才足以感動人、成就事。以下各章節,將依序由統計、走訪、座談進行詳細說明,最後也嘗試出示若干心得與建議,提供參考。
-
2023-12-262023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年度成果
-
2023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年度成果
-
2023-12-20台灣地方創生|第一個五年的回顧與反思,創生政策如何更好?
-
台灣地方創生走過第一個五年,挺過疫情的地方團隊,將數位創新、人才培育、永續觀念導入團隊經營,再加上公私協力,讓創生議題持續發酵,但創生政策的下一步可以如何更好?團隊要能未雨綢繆,調整體質,做好因應與準備,不過度仰賴補助才健康。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這句在小時候作文常用的開頭詞,用在Covid-19後的今年,特別有感,一眨眼二○二三年將結束。時間過得特別快,究其原因,我以為一來是解封後,周遭親朋好友飛來飛去,以為近在咫尺,事實上卻是移動自如的遍布世界各地,來來去去,時間就在彈指間滑過;二來是疫情解封後,需要儘速整備與歸位,重新恢復互動交流的工作,一個接一個,毫無喘息的機會。就這樣,台灣推動地方創生計畫第一個五年轉眼就將屆滿!
疫情期間的存活妙計
二○一九年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二○二○年就遭遇世紀災難Covid-19,經過三年疫情,存活下來且持續向前邁進的地方團隊,我歸納做對三件事。第一件是順利「數位轉型」,提升工作團隊的數位智能與技能;第二件是「人才培育」,讓公司員工在疫情期間跨域學習,賦能戰力與強化組織治理營運能力;第三件則是將永續、ESG、SDGs置入核心的Mindset,跟上全球趨勢。
疫情後,回不去了,數位科技(AI、ChatGPT、區塊鏈、數位資產等)、氣候災難、淨零碳排、人力資源不足、人口結構倒金字塔時代來臨等,都讓我們更加清楚,必須換位思考與重新定位,才能看見未來。
舊方法到不了新地方,「創新」、「科技」與「人才」是三個重要衡量指標,我們樂見創生團隊大致可以掌握關鍵要素,沒有被疫情打倒,回到初心,堅持理想與價值。經過試煉存活下來的反而更具韌性,能看出潛能與發展的空間。
公私協力 創生議題能見度高
這五年來,行政院院長換了三位,地方創生政策非但沒有消失,還看到預算補助一再加碼,參與的部會除了國發會外,陳建仁院長曾指出高達十個部會施政計畫中均要有地方創生的項目,這代表中央政府的重視,值得喝采。
-
2023-10-11陳美伶董事長:善用數位工具是地方創生致勝的關鍵
-
善用數位工具是地方創生致勝的關鍵,「科技導入」在國家級地方創生計畫的地位。
早在 2016 年,國家發展委員會就以「設計翻轉,地方創生」的試辦計畫,由上而下的甄選十餘個在地團隊,用專業技術顧問輔導方式,開啟台灣地方創生的早期樣貎。2017 年 9 月我就任國發會主委後,就開始草擬國家級的地方創生計畫草案,陳報行政院核定。2018 年 5 月 20 日由當時候的行政院長賴清德邀集產
官學研召開第一次「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正式宣布 2019 年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我們知道,台灣有 150 萬家左右的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中更有超過 70%以是所謂的微型企業,每家的就業人口是五人以下。當數位經濟時代來臨,數位化、數位優化,甚至數位轉型,對他們而言,都不是水到渠成的簡單工作,成本及智識能量都有賴政府政策的推力,才有可能往前邁進,這也就是當時國發會團隊經過討論後,一致認為要將科技導入放入地方創生國家級計畫的顯著位置,才能透過縮短城鄉數位落差,讓地方創生所期達到區域均衡發展、振興地方經濟的目的可以達到。所以,台灣地方創生行動方案的最早核定版本,不論是三個核心價值(以人為本、科技導入、產業 DNA),抑或「地方創生五支箭」(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產官學研社共同參與、整合統籌部會創生資源分配、建立品牌),都沒讓「科技導入」缺席!
特別交待上述這一段過程的目的,在 highlight 出這篇文章的主題─數位能力與數位轉型是台灣地方創生發展的關鍵元素之一。時間序告訴我們,就在全面啟動台灣地方創生行動約莫半年時間,Covid-19 疫情爆發,接著,隔離、管制、急速降低移動頻率、WFH 在家工作模式、線下改為線上消費,對大家的生活產生大變化。疫情超乎預期,長達三年的時間,經濟活動受到嚴重的影響,一直到 2023年初才算真正解封。但一切都回不去了!回不到 2019 年疫情尚未發生前的狀態了。新生活、新消費、新經濟已是疫後的 New Normal。
-
2023-09-22用書香點亮地方創生,那些逆勢而生的實體書店們
-
實體書店在這些年透過地方創生如雨後春筍般復活了!台東、新北坪林、花蓮、屏東還有離島等地的地方團隊們,打造各種不同的書店空間利用,雖然在數位與實體的糾結中困頓經營,但不隨著科技網路而凋零,反而越發興盛,隨著地方創生的步伐遍地開花。
2023揮別疫情,我們好像面對一個嶄新的世界,大家都急著找回流失的三年。時間過得特別快,轉眼已過立秋,天氣依然酷熱,是秋老虎發威還是氣候變遷?六月份我雖然也出了國門,但最多的時間依然是在台灣各地走訪成長中的地方創生團隊。意外地發現,多元創新的經營模式與用心,實體書透過地方創生如雨後春筍般復活了!跟風嗎?不是!是看到需求!
二個事件 看見實體書店的需求
一月,信義誠品宣布今年十二月熄燈,就在大家一片惋惜之際,誠品松菸店將接手二十四小時書店的訊息,讓讀者及關心文化產業的夥伴吃下定心丸。
七月,媒體披露政大書城即將停業,僅存二個門市花蓮、台南也將面臨走入歷史,經過一番努力,八月十五日創辦人李銘輝深夜聲明,在眾多讀者鼓勵及取得供應商共識後,決定繼續營運,得到大家的肯定與感謝。
這二個事件,讓很多朋友開始討論在數位電商當道的今天,實體書店要如何存活?網路科技會改變人類生活的本質與型態,但並不表示既有的商業型態都會面臨消失的危機,像政府支持的獨立書店、逐漸有能見度的有機書店等,都讓我們仍懷抱著夢想與希望。加上台灣的出版事業,雖然在數位與實體的糾結中困頓經營,但文化人的傲骨及堅持,台灣的出版新書頻率仍然屬於世界的前段班。
而我走踏地方的過程中,發現一股良善的實體書復活生態正在蘊釀及萌芽中。
-
2023-04-15ESG企業串接計畫工作坊
-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委由炙星投創針對地方創生夥伴,規劃四堂培力課程與一堂Pre-demo DAY,透過實戰工作坊演練,提升簡報能力,積極爭取企業合作契機,成為企業ESG合作夥伴。
┃ 關於炙星投創 ┃
炙星投創致力培養與投資優秀的台灣新創團隊,將創新概念快速轉換成MVP (最小可行性商品)後,測試市場反應並持續優化,針對市場風口、人才引薦、商模建置提供協助,成就每個團隊。
┃課程價值特色┃
■ 全系列四堂課,步驟化讓報名學員,在課程結束後,產出一份正式的商業企畫簡報。
■ 思維篇為全系列總綱,內容篇、設計篇、台風篇除了解構知識點,並強化實戰訓練。每名學員皆需上台,演練所學,導師做當場的調整。
■ 每堂課搭配助教,隨時關注學員學習狀況,並在實作時段時,搭配導師做學員問題的解惑。┃參與團隊┃
1. 98裡作
2. 元初豆坊
3. 田野勤學
4. 年年有鰆
5. 老木創生木制所
6. 來宜蘭迺菜市場
7. 昔日文山煤礦裡面的螢火蟲書屋
8. 俗女村
9. 紅瓦貓再生美學
10. 集大陳
11. TC Time Walk
12. 和平島地質公園
13. 山海屯社會企業
14. 旅庫彰化
15. 逆風劇團
16. 豐園漆藝資材行
17. 島內散步
-
2023-03-253月25日辦理2023年度小聚集結全台築夢實踐家
-
經歷疫情之後,萬物復甦,生機盎然,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2023年度小聚由Deloitte勤業眾信地方創生服務團隊協助辦理,今日於Shangri-La Taipei 台北遠東香格里拉展開難能可貴的地創夥伴新朋友老朋友見面會!
我們期待透過此聚會,讓創生夥伴分享近期在地行動的推進與內容,期許這一場匯聚全台團隊的交流機會,攜手共創「在地行動」+「SDGs指標」+「商業模式」的永續方程式。距離去年1/18年度小聚,基金會平台夥伴分佈涵蓋22個縣市,今日共有50個團隊上台分享,其中有大約2/3的團隊都是去年尚未加入的夥伴,歡迎加入基金會平台成為大家庭的一份子。
今日也特別邀請Deloitte永續發展服務團隊負責人陳盈州資深會計師專題演講「以ESG為標竿.共繪企業永續藍圖」分享地方創生行動方案需要回應永續發展指標接軌國際。而除了奇步應用團隊講解官網功能優化與內容編修外,今年度的專案合作單位「StarWorks Academy 炙星投創」、「Sunrise 旭時報寧旭媒體」、「Niceday」也出席參與,並預告計畫內容,鼓勵夥伴積極爭取。
美伶姊表示,台灣現在面對許多困境,不管是兩岸問題或是氣候變遷、人口結構挑戰、數位的挑戰,目前最需要的正是能為這塊土地付出,最棒的正能量,期許我們集結能量帶給台灣不一樣的未來。
來自華麗轉身省府日常散策朱怡甄說,因為不簡單才更需要我們努力,這句話也激勵許多創生夥伴!因為有地方創生夥伴才有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我們願意真正去面對大家的需求,歡迎大家參與基金會年度計畫,並向基金會提出需求。
相聚很可貴,但離別後才是真正的開始,各位築夢實踐家,讓我們一起投入地方,推動國民外交,吸引全世界的人來到台灣吧!
感謝今日出席貴賓:任聿新董事、京城銀行營運管理部經理何沁澐、食力傳媒創辦人童儀展、遠見雜誌主編胡華勝、天下雜誌《微笑台灣》總監李佩書、玉山銀行地方創生小組蒞臨,為年度小聚增添光彩。
-
2023-03-22地方創生體檢報告|共好的未來沒有局外人,攜手企業跨出同溫層
-
台灣推動地方創生已邁入第五年,對於一個國家級永續推動的計畫而言,適時回頭檢視找出正確的道路,才能均衡發展的朝目標挺進。審視台灣歷年地方創生績效,除了政府計畫、人才問題及數位轉型備受重視,今年願化被動為主動、突破同溫層,攜手企業一起同行。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來到2023年春天,台灣推動地方創生也已邁入第五年的進程。回顧過去四年,夾雜著三年Covid-19疫情的擾局,雖有擔心,但我們不僅是勇敢的撐下來,更在所有團隊努力轉型與調整策略下,沒有讓剛升火的灶冷下來,反而越燒越旺,方向更清楚,力量更強大,著實令人欣慰與開心。藉此,感恩所有對台灣地方創生付出的每一顆螺絲釘,因為有你們,我們才能緊緊的栓在一起朝向台灣區域均衡發展的目標挺進。
體檢報告透漏什麼訊息?
在台灣推動地方創生甫滿三年之際,起心動念想做一份體檢報告的目的主要思考邏輯是,大家常說三年有成,這句話出語本《書經.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句下唐.孔穎達.正義:「三年一閏,天道成,人亦可成功,故以三年考校其功之成否也。」
雖然三年未必有成,但對於一個國家級永續推動的計畫而言,正好是一個暫停腳步,回頭檢視的時機,目的是為了找出正確的道路,並繼續無所畏懼地向前行。
體檢報告透漏的第一個訊息是,地方創生團隊超過半數滿意政府推動的地方創生政策。
-
2023-03-143月14日Deloitte高雄財務課程@中鋼集團大樓
-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與Deloitte合作,為了提供更貼近夥伴們需求之財務課程,去年12/28這天辦理第一梯次課程,更榮幸邀請到Deloitte地方創生服務團隊負責人李紹平資深執行副總經理來為大家講課,當天也有多位離島的創生夥伴出席,會後大家給予課程的滿意度也很高!可惜尚有許多平台夥伴未能到場參與。
因此基金會商請Deloitte團隊將第二梯課程移師到高雄辦理,讓來自台南、高雄、屏東、台東的團隊都能到場聆聽學習。
感謝Deloitte地方創生服務團隊負責人李紹平資深執行副總經理親自授課,以及南區主持會計師郭麗園會計師蒞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