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果分享

成果分享

2022-06-01
地方創生Afternoon Pitch 介接企業資源為地方注入活水

基金會在第一線陪伴地方團隊的過程中,得知夥伴們在資金、技術、通路,乃至於財務管理、公司管理等方面有缺口,因此攜手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舉辦「地方創生Afternoon Pitch」媒合會,希望借重事務所長期耕耘新創產業、協助新創媒合大型企業資源的豐富經驗,媒合企業投資地方事業。目前已於5/26 舉辦第一場 afternoon pitch,參與的地方創生團隊為:福灣巧克力、未來地圖、官田烏金、環山雅築,當日與會的企業共11家、新聞媒體露出共8篇。
 

2022-05-08
2022尋路共創塾_地方見學旅第二站:桃園

【關於尋路共創塾】

2022年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期待透過林事務所的企劃經驗展開雙方合作,規劃一趟的全台尋路交流計畫,計畫將以一月一地的節奏,期盼能走遍台灣各縣市,聆聽地方聲音,進行雙向交流,期待透過這樣行動創造在地交流,並能 經由認識與挖掘,串連起更多後續合作,共創的好機會。

  

【地方見學旅】

第一階段為預計造訪一地的三個團隊,安排個別造訪及互動交流,能更為深刻,透過這樣方式,能真正聆聽在地團隊的心聲並了解其所需協助的問題。

第二階段,將緊接著將擇合適地點來舉辦「在地共創」為名的交流會,由林事務所 林承毅執行長主持,活動進行時間預計在拜訪完在地團隊之後進行,活動將對外開放報名,並將邀請已拜訪過的三組地方團隊共同出席,期盼能在兩個小時的過程中,針對地方以及各自面臨的困境,進行綜合性的交流對談,透過這樣的方式能為地方的未來梳理出一條可期的方向。

 

【第二站:桃園】

接續港都基隆之後,5月2日第二場我們拜訪了桃園,一個從2021年因地方創生年會的舉辦,讓台灣感受地方團隊間互信互助的凝聚力、看見可觀青年能量之地。桃園與台北比鄰,不意外應會是大部分青年人才皆往台北而去就業的景況,然而此次的拜訪,讓地方創生教母美玲姐如此談到:「桃園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此行對桃園的團隊能量完全改觀!」

此趟拜訪了正在街區努力,試圖用策展力與文化創意力影響人們,對城市規劃產生更多想像的 桃托邦藝文聯盟、用設計行銷力為地方設計、挖掘地方特色、找回地方水文和文化的 日日田職物所、透過串連、支援互助、公民連攜橋樑來成為支持系統的 洄游創生、以及成為桃園青創基地、培訓增能的 野菱蔓生。除此之外,因為桃園地方團隊互相的熟識、相挺的進一層關係,讓尋路團隊意外的與桃園團隊共同合作的地方青農、企業交流,進一步了解這群人們共同推動的未來。

儘管預定於晚間進行的共創交流會,因為近日疫情升溫的考量而取消,但白天整日的拜訪,讓我們看見桃園改變的力量,在需要打團體戰的時代,桃園的團隊各司其職,成為互相的靠山,正為地方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2022-05-07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推出【地方創聲 】Podcast節目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和《Sunrise 旭時報》共同推出 地方創聲 Podcast專題,由陳董事長擔綱主持人,邀請10位地方創生團隊到節目中,聊聊他們在各地蹲點的故事,歡迎大家收聽!

 

【地方創聲】第1集

首集邀請來自台東東河鄉 都蘭國 ’Atolan Style 的凡哥、阿豪到節目中與陳董事長聊聊,究竟一個沒有血緣也沒有地緣關係的青年來到陌生的原住民部落,要如何融入地方、被地方認同,並且和在地青年協作來推動地方發展?

青年留鄉才是永續的開始!台東都蘭國的「自治建國模式」 Ft. 陳美伶&鄭宜豪&林一凡

節目內容

台東【都蘭國】品牌的基礎是依山傍海的阿美族部落,單打獨鬥無法面對龐大的社會結構問題,青年和頭目們攜手統整了部落力量一起「建國」,激盪出土地與人之間的火花。「留鄉才是永續的開始」塑造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讓台東部落青年願意「留鄉」貢獻長才,同時讓在地人看到地方發展的可能性。如果可以留下過日子,誰又願意離開家鄉呢?

 

2022-04-11
2022尋路共創塾_地方見學旅第一站:基隆

【關於尋路共創塾】

2022年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期待透過林事務所的企劃經驗展開雙方合作,規劃一趟的全台尋路交流計畫,計畫將以一月一地的節奏,期盼能走遍台灣各縣市,聆聽地方聲音,進行雙向交流,期待透過這樣行動創造在地交流,並能 經由認識與挖掘,串連起更多後續合作,共創的好機會。

  

【地方見學旅】

第一階段為預計造訪一地的三個團隊,安排個別造訪及互動交流,能更為深刻,透過這樣方式,能真正聆聽在地團隊的心聲並了解其所需協助的問題。

第二階段,將緊接著將擇合適地點來舉辦「在地共創」為名的交流會,由林事務所 林承毅執行長主持,活動進行時間預計在拜訪完在地團隊之後進行,活動將對外開放報名,並將邀請已拜訪過的三組地方團隊共同出席,期盼能在兩個小時的過程中,針對地方以及各自面臨的困境,進行綜合性的交流對談,透過這樣的方式能為地方的未來梳理出一條可期的方向。

  

【首發站:基隆】

4/6一整天從八斗子拜訪雞籠卡米諾、和平島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最後到市區委託行街區。

雞籠卡米諾」為語雨文化工作室品牌,是在地文化資產研究團體,透過研究文獻、實地探勘訪查研究等來深入探查基隆文化資產以及人文歷史,並針對基隆多種文化層次面向舉行主題導覽,解說範圍涵蓋基隆的市區以及東西兩岸並且持續開發中,目前路線規劃為港區廊帶歷史、大沙灣導覽、和平島正濱導覽路線、基隆要塞系列大武崙砲台、八斗子漁村及礦業文化。創辦人單彥博表示,在他的心中,基隆在過去台灣的發展史上蓄積了充沛的能量,每一個區域,每一條路徑,都是充滿魅力的朝聖之路,從西岸到東岸,從古至新,只要人們、文化、歷史還在,即便有那麼一點的模糊,都可設法追朔,曾經不忽視的文化,就在有心人重視下,透過挖掘、轉譯到詮釋、轉換,創造新的價值。

  

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集結在地青年創業與地方創生代表,有的是基隆在地人,有的是熱愛基隆的夥伴,期待開啟地方創生的多元可能,基隆依港而生,有軍港、商港、漁港等,水是重要元素,水加巷等於港,巷內是專業的意思,「水巷內」就是集合各領域專業優秀青年的一個平台,第一屆會員有50多人,來自各行各業,要為地方創生及產業發展努力的夥伴。近期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與基隆市政府、樂品科技共同推出「雨禮有約」雨天行銷計畫,「亭仔咖LINE@」是台灣第一個專為基隆打造以雨量做為各店家優惠標準的創意行銷,下雨下得越多,就有越多的優惠,也因此活動一推出就吸引許多在地咖啡廳、特色料理、伴手禮等店家共同響應。

  

委託行」由邱孝賢、童子瑋、歐陽瑞蓮三位組成,推動串連基隆東海岸線各青年與業者,並成功串連從基隆港、到和平島與八斗子。同時,團隊長期以來都持續與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青年綜合科、市場科(負責基隆地方創生發展單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保持良好關係,一起推動青年創業來市集,進而輔導攤商進駐到委託行店面或者承租街區店面,務求各種可以穩定且長期在委託行街區內的發展,期望能夠共同帶動基隆文化街區的活絡。

      

基隆海洋產業文化資產蘊含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脈絡與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經歷不同政治和經濟政策的更迭,不但見證文化變遷,還充分反映了政治與社會的脈動。早期基隆欠缺產業環境,許多年輕人在求職及事業發展上「南漂雙北」,近年基隆不一樣了,產業環境的優化、青年培力的扶持,開啟許多地方青年返鄉、甚至是移居基隆的新契機,希望集結大家的力量,串連地方的資源,一起打團體戰,「先團結、先合作、再分工」,期待產官學研都能夠站在同一個位置,基隆特有的山海文化能找到地域品牌的定位、擦亮台灣海洋城市的招牌,走出獨一無二的文化路徑。找回基隆的共榮感。

 

#地方創生 

#移地見學

#文化轉譯 

#街區活化

#永續旅遊

 

2022-01-18
2022/1/18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活動:地方創生夥伴交流聚會
活動開場大合照
美伶姐致詞
活動結束各團隊合影

地方創生今年邁入第四年,其實在台灣無論是北部、中部、南部、東部,甚至是離島,都已經有地方創生的夥伴在地默默耕耘,一起為這片土地共同打拚。


為了讓這些散落在各地的動人創生故事、運營策略,能相互產生碰撞與交集,基金會就在1月18日台北三創園區舉辦了一場全台地方創生團隊的聚會,讓全台的創生夥伴們齊聚一堂,看到每個團隊在台上分享自己的創生經驗與故事,而到了台下每個團隊更是熱絡的互相交流,這樣的場景真的很令人感動。

 

相信這樣的夥伴交流並非一次性,而是永久性的,大家會相互扶持繼續在地方創生的路上向前邁進。

 

【感謝當天參與活動之團隊(依團隊名稱筆劃順序排列)】
STEPOUT
YAHOCHOCO(沐光商社)
土庫驛可可莊園
小人1號 / 社團法人籿苗教育發展協會
小柒Z.O coffee
小島裡文化
小鎮文創
小鎮資產管理
山号整合設計
中山168
元泰竹藝社
北海創生青年知識 論壇
卡里善之樹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
多羅滿賞鯨
旭時報
汪汪地瓜園
芒果咖啡
那顆炭國際
和平島公園(宏岳國際有限公司)
委託行
幸福良食
炙星股份有限公司
邸TaiDang 創生基地(台力快遞)
雨淋甜點
青青市集
島內散步 WALK in TAIWAN
旅庫。彰化 (未來地圖)
烤茶地
茶香步紙(豐達製茶廠)
馬祖小孩的夢想之兵的料理廚房
馬祖青年發展協會
馬祖實驗室youtube
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
教育部地方創生北區推動中心
魚樂天地鄉鎮應援團
創樂子文化社企
森林循環湖口創生地方青年培力工作站
番社共好基地
粨發粨粽 (粨種人)
超吉誠食
微醺農場
新易智慧科技
源天然Origin-米・禮・旅
解憂設計
跟著農夫田裡鬧
達興山號
彰化旅行+ (奇步應用)
福灣巧克力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臺灣藍鵲茶(八百金股份有限公司)
龍福山莊
環山雅築民宿
鮮乳坊 (慕渴)
關點工作室
 

2022-01-16
旭沙龍專訪Podcast─「偏鄉不等於貧瘠落後,專訪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

人口外流、城鄉差距失衡是「地方創生」政策的出發點,2020 年卸下國發會主委身份的陳美伶,質樸轉身擔任「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運用熟稔政策法規的優勢,深入各地微小商家的草根基層,找出永續發展的解藥,用更貼服的方式為地方發聲。

 

⏱ 節目時間軸 ⏱
00:00 介紹
01:28 「美伶姐旅行團」走訪各地的理由
04:31 從國發會卸任後,陳美伶持續投身地方創生
12:34 團隊需要被看見,「菱殼炭」使用經驗分享
20:20 從國發會主委到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的展望
31:19 地方創生的下一步:鬆綁法規和資源整合
>> Podcast 收聽網址 <<
Firstory:https://reurl.cc/pWW92a
KKBOX:https://reurl.cc/jkkQ2Z
Spotify:https://reurl.cc/bkk3gv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3jj6W0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Mbb6ov

(註:如果不方便收聽Podcast的話,附件也有好讀文字版 →)

2022-01-04
台灣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與案例分享 @台北市政府

陳美伶董事長於元月四日受邀前往台北市政府市政會議演講「台灣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與案例分享」,包括柯文哲市長、蔡炳坤副市長及一、二級首長、主管均在場聆聽。陳董事長特別表示,台北市雖然是都會,但過去幾年人口也在流失中,且高齡化比例持續攀升,若干行政區也需要推動地方創生。

陳董事長也分享了幾個典範案例,包括粨發粨粽、官田烏金、南澳茶籽堂等,也分享了一些負面案例,因重大建設未全盤思考造成偏鄉形成與人口流失,都值得省思。柯市長也提出了許多問題與陳董事長交流,期待對台北市的市政推動有幫助。

2021-11-23
「地方創生」─為台灣均衡發展開藥方‧「中部共好、青年創生」大師未來趨勢講座
大師講座大合照

雲林縣政府勞青處與台灣公益CEO協會於 11/23 共同舉辦大師講座,
邀請本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講述地方創生的策略與案例分享,
獲得相當的迴響,在地團隊紛紛邀約陳董事長到他們的現場訪視輔導及交流,
陳董事長也都一一首肯,再做安排。

2021-11-05
「社區永續家:青年在地行動,創造家鄉改變」線上講座
社區永續家
活動花絮

「社區永續家:青年在地行動,創造家鄉改變」線上講座

2020 年台灣人口首度出現負成長,鄉村青年湧進都市,社區僅剩高齡人口,使城鄉發展的差距越來越擴大。促進台灣永續發展,由社企流與信義房屋攜手推出「社區永續家:青年在地行動,創造家鄉改變」線上講座,邀請地方創生教母陳美伶、深耕三峽十餘年的甘樂文創林峻丞,以及回花蓮創業推廣食魚教育的洄遊吧黃紋綺,分享在社區現場的第一手經驗談,共同尋找社區永續發展的解方!

講者陣容

【行動推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陳美伶

【在地青年】甘樂文創創辦人 林峻丞

【在地青年】洄遊吧創辦人 黃紋綺

活動流程

19:00 - 19:05|主辦單位引言
19:05 - 19:20|【趨勢解析】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分享地方創生在台灣之趨勢
19:20 - 19:30|【在地故事】甘樂文創林峻丞與洄遊吧黃紋綺,分享深耕在地的心路歷程
19:30 - 20:10|【交流座談】剖析青年在地行動的機會、挑戰與展望

活動花絮

當天活動以 Google Meet 進行直播,讓各地的夥伴們克服實體地理限制,可以透過線上進行交流,包含推動地方創生之趨勢與洞察、團隊深耕在地的歷程分享,還有交流座談、團隊提問的互動交流,感謝大家的熱烈參與!